首页 > 少儿频道 > 东方儿童 > 正文

《中国结丛书》 

央视国际 (2005年02月04日 11:34)


  说到春节,大家都会想到很多传统的习俗,比如放鞭炮、剪窗花、贴门神、挂年画、吃饺子、逛庙会等等,要是在农村,那讲究可就更多了。可是在今天,这些可爱的、鲜活的民俗传统,我们还能见到多少呢?这些我国民间文化中的精华和精髓,就像全球沙漠化中的绿洲一样,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迅速地消逝。面对着中国民间文化传承的危机,著名作家冯骥才举起了一面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大旗。本期的《读书》节目,就让我们从冯骥才的讲述中,来了解一个作家对于中国民间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。


  出生于天津的冯骥才,是家中长子,备受家人宠爱。从小活泼好动的他,最喜欢的是打球、画画和看书。而这三样爱好,在他后来的生活中,先后成了他的职业。身高一米九二的冯骥才,高中毕业后进了天津市男子篮球队,在一场比赛中受伤后,来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。而后又从调色盘中拔足,跳入了文坛。他的散文我们非常熟悉,很多人都是跟随挑山工的脚步、听着珍珠鸟的鸣叫长大的,他以《铺花的歧路》、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》等作品,确立了伤痕文学作家的地位;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语言,并在海外出版30余个版本,特别是被改编成电影的《神鞭》和《炮打双灯》等作品,让更多的外国读者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天津的作家。多年的艺术工作和生活的积累,让他对中国的民间文化产生深厚的感情。近年来,他为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而奔走呼号,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


  冯骥才从小就喜欢看家门口卖糖人的大汉变戏法,爱缠着奶妈带他去逛娘娘宫庙会,在书画社工作时,爱临摹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多年的文学创作中,他致力于考察各地的民间艺术,对风筝、泥塑、砖刻、年画等民间艺术的渊源和历史如数家珍。他认为这些积淀深厚、灿烂而博大的艺术,凝聚着我们的先民们的情感与智慧,是精英和典籍文化所不能替代的。从1994年的旧城文化采风活动开始,冯骥才面对已经变为废墟和那些即将变成瓦砾的天津老城,毅然放下了创作的笔,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。他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,出版各种相关著作,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辨性与呼吁性的文章,并在海内外举行相关的演讲,对当代中国文化界产生深远影响。


  从天津老城的消逝,冯骥才感觉到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紧迫性,于是在他的倡议下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。作为抢救工程的一部分,2004年底,一套由冯骥才主编的,装祯精美、内容丰富的《中国结丛书》赫然出现在读者面前。这套分为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美术两部分的中国民间文化丛书,带着清新的乡土气息、带着鲜活的民间情趣、带着五千年积淀下的民族情感走进我们今天的生活。这套丛书的编纂过程,也正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面实施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冯骥才既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而感到欣慰,也为每一分钟,在我们的田野里、山坳里、深邃的民间里烟消云散的文化遗产感到心痛。

  冯骥才在自述中说,我们中华民族,生生不息五千年,合而分,分而合,始终是一个坚实的整体,这跟我们民间文化有深刻的关系。它包含着共同的生活愿望,美好的人际关系,高尚的生活准则,以及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。

  (2005年2月7日 CCTV-少儿频道18:30首播,2月8日 CCTV-7频道20:15重播)

责编:白秀颖  来源:CCTV.com

本篇文章共有 1 页,当前为第 1 页